科技巨头造车,当务之急是跳出手机思维

业界·科技大爆炸8年前

  • 0 0
  • 1468384134769967.jpg

    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之后新的科技潮流。作为新一代汽车典范的特斯拉,这几年来一直是媒体宠儿;Apple、Google以及BAT等科技巨头,亦在汽车互联网上大费周章;传统汽车厂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,纷纷寻求智能化的方法。然而,大家在如何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上,却有不同思路。

    为什么我们要让汽车智能化?

    要回答哪种思路更具未来,我们先回答,为什么汽车要智能化?

    要让汽车收集大数据,让汽车接入云服务,让汽车成为跑在路上的智能设备…这些都是企业思维,不少还是工程师思维:太多互联网产品的功能都是工程师觉得很酷,然而用户却不买单。不论厂商有什么目的要让汽车智能化,最终都必须回到市场上。

    站在用户角度来看,为什么汽车要智能化?答案无外乎三个关键字:效率、体验和安全。

    汽车为什么会面世?答案很简单:为了提升人类移动自己和物体的效率。汽车效率是否够高呢?不够高。一方面,汽车本身速度不够快,有了高铁、飞机,汽车又衍伸出跑车等品类;另一方面,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好,于是有了柏油马路、城市高架、高速公路的出现。通过智能化如何提升效率?基于LBS数据的云端智能导航算法乃至无人驾驶,就可大幅降低拥堵指数、提升汽车效率,还能为交通部门管理和规划交通提供参考,进而提升整体交通效率。

    体验则是智能化最有作为的地方:围绕用户在驾驶和乘车中的场景,有太多痛点了。车内娱乐内容选择匮乏、控制汽车空调车窗各种不便、停车过桥过路缴费不方便、汽车保养和维修费用水太深、堵车时缓行跟车让人觉得疲惫、停车位置难找并且很贵……这是智能汽车重点攻克的地方,用户痛点十分明确,智能汽车玩家们扎堆在这一领域埋头苦干,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    安全则是智能化想要作为却最没作为的地方:特斯拉号称其Autopilot自动驾驶模式,比手动更加安全,事故频发无疑打了Elon Musk的脸。还有一些OBD盒子和汽车厂商,宣称能记录用户驾驶习惯数据,追踪用户眼球监测疲劳,并进行纠正,提醒用户改变驾驶习惯,或停止疲劳驾驶。这些功能都是典型的“工程师思维”:驾驶习惯和疲劳驾驶这类问题,更多还是要靠驾驶员自控。在汽车驾驶安全上,在无人驾驶彻底实现之前,智能化可为之处并不多。

    汽车智能化当前最有机会的事情,实际上还是优化用户的驾乘体验。要大幅提升效率、要让安全系数提升一个台阶,更多还是要靠无人驾驶汽车,这是相对遥远的事情。要大幅提升用户体验,智能化被视作法宝。

    科技巨头们进入汽车思路迥异

    智能汽车与互联网汽车,在许多地方被相提并论——就想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一样。诚然,汽车要智能化,是不可能绕过互联网的。互联网是任何产品智能化的基础设施,正是因为此,弄潮智能汽车的玩家,相当一部分是互联网巨头。这些玩家在让汽车智能化上,有着非常不同的思路:

    第一类是直接进入终极智能阶段,即研发无人驾驶汽车。Google、百度属于此类;

    第二类是追求整车的彻底智能化。汽车出厂就自带操作系统,可自行联网获取大量云服务,产品设计处处体现智能化,特斯拉是佼佼者,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造车走的同样是这条道路。

    第三类是基于手机的汽车智能化,用户手机操作系统拥有类似于CarPlay、Android Auto这样的功能,汽车中控屏幕实现了一定的兼容,手机可将一些应用如导航投射到汽车上,操控更加方便。

    第四类是为汽车研发智能设备。很多OBD智能设备,通过OBD接口去获取汽车大量数据,例如排障、告警、防盗、定位、胎压、油耗等数据,这类做法几乎没出路,因为许多汽车本身就能显示这些数据;还有可拆卸、可拼装、可后装的车载硬件,比如胎压检测器、车锁、行车记录仪、导航仪、车载DVD、智能后视镜等设备,这类硬件反而有不少都卖得很好,比如导航仪和记录仪。

    第四类玩法,在不改变传统汽车形态的基础上,通过一些周边的软件、硬件和服务,变相地让汽车体验更得智能,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传统车厂配合,推广更容易。同时,对于已经拥有功能汽车的消费者来说,通过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让自己的车拥有智能化的功能,如同电视盒子的价值一样。不过,由于车载设备涉及到多种品类的硬件,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后装设备厂商,科技巨头很难统一标准,因此,除了腾讯有表现平平的OBD盒子路宝之外,其他科技巨头都没有尝试推出车载硬件。

    实际上科技巨头面临的选择只有第一到第三类:无人驾驶、整车智能和基于手机的智能化。

    让汽车驶出手机是当务之急

    百度大力布局无人驾驶汽车,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,并宣称将要在2020年量产。谁都不能否认,无人驾驶汽车将是汽车的终极未来;然而,大家都清楚,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:自动驾驶技术、交通基础设施、法律法规政策…太多障碍还有待清理。

    在可见的未来,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的汽车智能其实只有两种方案:一类是类似于CarPlay这样的,基于智能手机,投屏到汽车中控的初级方案;还有一类是整车智能方案,让汽车拥有操作系统。

    第一类方案,汽车通过手机实现智能化、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,汽车只是手机的屏幕。这一类方案的优点是汽车厂商不需要大量开发,不用改变硬件,中控支持新协议即可——与支持蓝牙协议一样简单;劣势则是,智能化不够彻底,比如用语音控制车窗、控制温度,就很难;再比如要让汽车出入停车场自动开闸扣费,几乎无法实现。还有,很多时候手机与汽车连接起来耗时耗力,反而降低了体验。就是说,这个方案依然无法解决传统汽车的许多痛点。

    第二类方案,汽车自己具有计算和联网能力,实现彻底的软硬件一体化,智能化程度远远高于第一类。通过语音可控制汽车内的空调,云端可知晓汽车的油量,汽车自带ID能与加油站、停车场等地面打通,汽车还能记住司机的习惯特性并提供个性化的适配,比如自动开门、远程提前开空调。这一类方案做到让汽车去适配用户,让云服务去适配汽车,基于手机的方案是做不到的。

    这两类思路的区别,让我想起了智能电视普及之初的争端。

    雷军认为,智能电视是手机的显示器,手机是智能电视的遥控器;贾跃亭的逻辑则是,智能电视是一个全新的电视品类,与手机在产品层面没关系。事实证明,贾跃亭是对的:智能电视与传统电视最大不同在于全新的内容和应用生态,至于说能否通过手机遥控,并不重要,手机上的内容与应用也不需要投射到电视上。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小米电视开始大力投资内容。

    现在,似曾相似的思路差异,又出现在了智能汽车上。

    在我看来,智能汽车靠谱的解决方案,同样会是第二类:即让汽车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。

    在体验过CarPlay之后,我发现手机与汽车通过蓝牙连接就完全可实现类似功能,CarPlay对汽车体验没无本质提升。4S店的汽车销售一般也不会怂恿车主购买配有CarPlay的车型,它没有太大意义。只有类似于iPhone这样的软硬件一体化的方案才能带来智能化的体验。

    有人说,CarPlay已经得到不少汽车大厂的支持,但CarPlay和Android Auto推出之后,支持车型今年才能达到百款级别,在茫茫车海中不值一提。更关键的问题是:汽车厂商在看到特斯拉等车型掀起的风潮之后,已在努力寻求智能化方案,它们希望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,并基于此形成更多商业模式。

    CarPlay、Android Auto等解决方案,无法承载汽车厂商的野心。汽车厂商已经在寻求与互联网巨头深度合作,例如上汽与YunOS合作;更有野心的厂商已着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,例如奔驰、宝马、奥迪。在今年的Google I/O大会上发布Android N “牛轧糖”时,Google已表示将会有一个以汽车为中心的Android 衍生版本。彻底摆脱手机,运行与汽车主机之上,为汽车研发操作系统将是大势所趋。

    还有,拥有自我计算能力是汽车进入终极无人驾驶阶段的必经之路,如果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,又何谈计算能力?

    第一类方案只是基于现有汽车产业的改良——这确实会有效果,但渐进式改良效果也十分有限,并且进程缓慢。第二类方案才会大幅提升交通体验,并在交通之外赋予汽车更多价值,称之为汽车革命并不为过。第二类方案的成本更高、玩家更少、难度更大,但不能因此就否则这一方案的前景。我们需要的是iPhone,而不是又多了一个功能的Nokia。

    久负盛名的“互联网女皇”玛丽·米克(Mary Meeker)在2016年报告中指出,汽车正在成为另一台“计算机”,还有人说,汽车就是行驶在道路上的“智能移动设备”,这些观点我都十分认同。让汽车摆脱手机,跳出手机,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联网能力,是汽车智能化的当务之急。


    智能界(www.znjchina.com)中国智能科技聚合推荐平台,秉承“引领未来智能生活”的理念,专注报道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医疗、机器人、3D打印、智能汽车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。聚合品牌宣传、代理招商、产品评测、原创视频、FM电台与试用众测,深入智能硬件行业,全平台多维度为用户及厂商提供服务,致力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硬件聚合推荐平台。


       
    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