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比拥有丰富的VR经验,2014年曾凭借《Assent》获得当年的谢菲尔德纪录电影节大奖。他正积极推动将科技打造成讲故事的工具。在今年艺术节上,我与拉比进行了交谈,他纠正了我的许多理解。首先,在这部纪录片里,没有“摄像机”的概念,拉比和他的团队对使用传统概念定义VR新媒体叙事感到不解。他说:“这涉及到电影制作的根本。在VR纪录片中,摄像头可能是其他的东西,比如用户的眼睛。”
事实上,“推理”是VR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。拉比听取迈克尼弗的讲述,并对其重新进行编译。他将VR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与艺术家创作相同主题的油画相比,他说:“艺术家用画笔在画布上创作,这就是像是一种解释,但它不是对整个事件的真实描述。而我们则是对事件本身进行重构,要让VR自己讲述事实。”
当然,这个体验的视觉效果并不真实。这不禁让我想起了《The Night Café》,它具有油画的画质,只是物理对象和环境间有分离感,且让人局的碎片化,但我们能够通过迈克尼弗的讲述将这一切串联起来。也就是说,场景变得非常清晰,即使你摘下虚拟现实头盔很久,那种真实感受依然久久萦绕心头。
拉比解释称,在纪录片中,观众与画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得非常巧妙,这需要有个“甜蜜点”,一般在距离观众1到4米开外。拉比说:“这就是面孔在VR里闪亮的部分。你能看到人物的眼睛、面容甚至纹理。即使他们不是真实的人,但你依然会觉得他们就站在身边。”
或许,VR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后,《复活节起义》会逐渐褪色,但这部纪录片值得铭记,它对VR纪录片和VR教育的未来有着非凡的意义。我可以与人进行眼神交流,创造出深深烙在大脑中的场景。我转过身来,可以看到这群士兵的脸。当爆炸激起炫目的白光时,我的眼睛会睁大。这些事情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上,我记得他们,就像记得现实中真切发生过的事情那样。这就是利用VR重构这些历史事件的力量。
展望未来,拉比希望VR纪录片能够继续发展壮大。他非常期待观赏长达90分钟的VR影片,如果长时间戴着虚拟现实头盔可能让人感觉不适,可以分集处理。
就我个人而言,我不禁想到,如何能让最近上演的《贩毒之地(Cartel Land)》融入VR中会怎样。想象下,你可以重现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现实环境,并利用其作为工具,唤醒人们对某些世界上最糟糕的现实的意识。
《复活节起义》可触及历史的优势不禁让我们想看到更多VR纪录片,比如两次世界大战、肯尼迪总统遇刺等历史事件。有了VR,现实世界依旧多彩,而历史同样引人注目。
智能界(www.znjchina.com)中国智能科技聚合推荐平台,秉承“引领未来智能生活”的理念,专注报道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医疗、机器人、3D打印、智能汽车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。聚合品牌宣传、代理招商、产品评测、原创视频、FM电台与试用众测,深入智能硬件行业,全平台多维度为用户及厂商提供服务,致力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硬件聚合推荐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