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特斯拉 CEO 伊隆·马斯克在出席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时表示: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我们将召唤出恶魔。」 顶着计算机之父阿兰-图灵的名号的图灵机器人,会是终结人类文明的前奏么?
问答机器人的小尴尬
「图灵机器人基于 DeepQA 深度问答技术,是中文语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机器人。图灵机器人免费提供 api,接入简单、跨平台、支持个性化设定。通过图灵机器人,您可以方便地在微信、微博、客服等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智能机器人。」
既然有用很难,不妨试着有趣
至少在我的用户体验里,图灵机器人仍然是更像是一个混沌体,有生活服务、百科知识库等功能存在,但是在分析自然语言,包括理解语境、上下文衔接上还需要打磨。 事实上做一个「有用」的机器人非常难,小冰团队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,最终在「有用」和「有趣」之间选择了娱乐化的方向。「有用」的聊天机器人包括 siri、cortana 在内没有赢得人类的倾心的原因之一在于:一旦「有用」我们就会有非常高的「期望值」,对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有着相当高的需求,而目前即便是最强的人工智能也无法替代一个活着的「秘书」。对人类语言的理解是最基础的困难,加之对语言情景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。
调戏过后,还能调教
但并非否定,图灵机器人最大的亮点在于开放。 没错,图灵机器人「免费提供 api,接入简单、跨平台、支持个性化设定」,而且上手设置非常简单,动动手指轻松拥有属于自己的聊天机器人。 任何人注册成功后都会获得 API KEY、微信地址及 2000 次每天的 API 接入次数。智能交互、交通出行、生活服务、实时信息、实用工具、休闲内容类信息已经被自动分类,用户可以自主定制内容,还可以在机器人设定部分为机器人输入昵称、设定性别、生日及地区。 你可以把图灵机器人想像成一个组件,与语音模块结合变成可以通过语音交流的聊天机器人、接入平台担当客服机器人、接入微信就能启用个性化的自动回复。目前图灵机器人正在与一家 VR 公司合作 3D 机器人女友,3D 的哦,有体感哦。 在活动现场,一个 17 岁少年通过调教「图灵机器人」制造出属于自己的聊天机器人,并放进了自己的多个 QQ 群中,带给了他很多快乐。一个容易上手的聊天机器人好过一万个只能调戏不能调教的机器人,上手实验 DIY,更多的人才能对聊天机器人、对人工智能有更多了解。 同时该机器人由 CEO 俞志晨团队自主研发,谁说人工智能门槛太高不能当作创业项目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。人工智能太远,也没那么可怕
事实上聊天机器人的出现已经有超过 50 年时间,世界上第一个引起巨大反响的聊天机器人 Eliza 对话原理很简单:从用户的语言中提取关键字,然后用他们的原话进行反馈。一旦用户有所怀疑,Eliza就会用「请继续」类似的方式回答。许多第一次与 Eliza 交谈的人都觉得是在和一个真正的「人」聊天。 包括今年通过图灵测试的尤根也钻了测试的空子,通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懵懂天真又假装什么都懂的 13 岁移民少年,卖萌加插科打诨让人类检测者丧失戒心。 退一步说图灵测试就是当年图灵的一个想法,包括测试方式和时间都别太较真。有没有智能,人类自己最知道。
《苏菲的世界》曾经写道:我将尽我所能,让你熟悉你在历史上的根。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方式,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。还是会场一个大哥说的好:「《她》、《超》《超体》这些都是摩根弗里曼搞出来的玩意儿一个劲儿的忽悠好莱坞的人拍。要说还是量子物理学家那套理论(厉害),万一哪天研究出来连人对世界的认识都得颠覆。或者奇点理论的正确,人类的文明就 1000 年终结了。担心这担心那的,大家还是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儿吧。」 顺便,加油!图灵机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