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ICY DOCK U.2转USB 3.2转接器 开箱▼包装还是熟悉的,一个小纸盒,左上角有ICY DOCK的品牌LOGO。▼纸盒正面有转接器的彩印,左下角是一些图标。▼包装的背面印着一些参数,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样子。▼打开纸盒,内部的包装很不错,配件全部放在泡沫中,固定的很牢固。▼除了转接器之外,还有一根C2C线、一根C2A线,还有一个外接电源适配器和一本说明书。三、ICY DOCK U.2转USB 3.2转接器 外观▼转接器的外观非常漂亮,正面看起来做工很精致,中间印着ICY DOCK的LOGO。▼偏右侧有一个电源开关,可以手动打开、关闭转换器,并且还有红色和绿色的配色,很直观。▼转换器的背面的左右各有一个橡胶垫,防滑减震效果一流。▼转接器的尾部,左侧是DC供电接口,中间是Type-C数据口。▼转换器的内侧,有一个U.2接口,乍一看跟普通的SATA接口似的,但其实这是真正的企业级接口,支持10000次以上的插拔,非常稳定。▼转接器的侧面圆弧形的,握持手感一流。▼电源适配器额定12V 2A,可以轻松满足硬盘的辅助供电需求,提升运行时候的稳定性。▼蘑菇还没想好买多大容量的U.2固态,这里先用M.2 NVMe硬盘转接盒测试下。这个M.2 NVMe硬盘转接盒很有意思,M.2固态和U.2固态均支持NVMe,因此对于想要体验U.2固态的用户,其实可以使用M.2固态来转接,很有意思。▼M.2 NVMe接口转U.2接口的转接盘,很有意思。▼内部的配件很简单,除了固定螺丝之外,还送了一块导热垫。▼硬盘转接盒是黑色的,右上角有ICY DOCK的LOGO,中间是黑色的金属部分。▼背面是黑色的,可以看到很多格栅,散热效果不错。▼靠近仔细看看接口,相比较普通的SATA接口,U.2接口多了一小排金属触点。▼这样看会清楚一些,右侧多了一块出来。▼打开硬盘盒的内部,就是非常熟悉了。▼一个M.2接口,一个最大支持2280规格M.2硬盘的硬盘位。▼PCB是黑色的,做工看着还挺不错的。并且在PCB的左右两侧均有金属弹片,对应金属外壳上的留白,可以轻松保证EMI,细节不错。▼M.2的固定卡扣,还是熟悉的ICY DOCK的设计,弹扣的,支持免工具、无螺丝安装与拆卸,并且安装完成之后,一个M.2固态就变成了一个9.5mm厚的2.5英寸U.2固态。四、ICY DOCK U.2转USB 3.2转接器 测试
▼测试固态是大华的C900系列,容量1TB。▼这里很轻松的就安装上去了,固定的很牢固。▼最后贴上导热贴,盖上金属的盖板。▼U.2硬盘盒搭配U.2转换器的样子,感觉还挺漂亮的,有种套装的感觉。▼接口部分固定的很牢固,贴合的挺紧密的。▼并且日常平放在桌面的时候,转换器背面的减震、防滑垫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,硬盘放在桌面上也不会轻易的移动。▼先用C2C的线插上电脑试一下,看看速度表现如何。▼插好之后,转换器上面的蓝色指示灯会亮,告诉我们硬盘的读写状态。▼简单跑个读写,顺序读取827MB/s、顺序写入768MB/s,速度表现还挺不错的。当然了,ICY DOCK这款转接器的带宽最大支持10Gbps,但实际传输速度如何,还要看M.2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以及设备接口的情况。▼跑个全面的,4K性能表现还行,日常运行个小软件没问题。▼换DiskMark测试下试试,顺序读取874MB/s、顺序写入835MB/s。▼跑一遍完整的测试,4K性能的表现还说的过去吧,毕竟是转接的。▼接着换成C2A接口,不过我笔记本上的USB接口就是普通的USB3.0。▼换了C2A的线之后,DiskInfo软件就能看到这块固态硬盘的相关信息了,不错。▼再跑一下测试,顺序读写降到了430MB/s左右,但是4K性能提升明显。日常如果想用这个装系统之类的,可以选择使用C2A线。▼DiskMark软件的测试,基本和AS SSD测试的结果一致。五、总结ICY DOCK这款U.2转换器还是挺不错的,外观、做工、质感都挺不错的。U.2接口的很多固态硬盘的性价比都非常高,并且还有很多大容量的版本,且基本都是MLC颗粒的,有掉电保护功能,寿命和稳定性的表现均非常不错。相比较于普通的M.2固态,U.2固态的散热会更加出色。ICY DOCK的这个转接器自带供电接口,供电是稳定运行的保证。并且转换器上还有一个开关,方便打开、关闭,很方便。虽然整体的做工、质量都很不错,但售价确实不便宜。但对于很多玩家、专业人员来说,这种U.2固态的转接器貌似只有ICY DOCK在做,并且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种转接器更加类似于一种工具、一种配件,需要的人离不开,特别是相关工作的小伙伴。
谢谢大家!The End